
洪衛祥老人在介紹老年大學里開設的養身及保健等課程。記者許天長攝
長石村,位于鎮海區九龍湖鎮南端,這里住著1100多戶人家。就在這樣一個村子里,村老年大學學員在110人左右。由于村里教師資源有限,在過去的6年里,老年大學就一位教師———洪衛祥,今年75歲。6年來,他默默奉獻,當地村民深深為之感動。這是一位什么樣的老人呢?昨天,記者來到鎮海長石村一探究竟。
學員中年齡最大的有90歲
在長石村老年大學的課堂,記者見到了洪衛祥。雖已是古稀之年,老人精神矍鑠,笑容滿面。戴了一副黑框眼鏡,顯得有些書卷氣。
回憶起當初受邀當教師,洪衛祥自覺“有點幸運”———2009年,長石村為豐富老人晚年生活,擬辦一所村級老年大學。可辦學容易,教師難請,老人們一輩子拿慣了鐮刀、鋤頭,讓他們放下這些去聽課,真的不容易辦到。當時,村里的絕大部分老人都沒上過學,于是,有著初中文化的洪衛祥自然而然就成了不錯的教師人選。
“當時開了一個小廠,決定來教書后,就把事情都交給了子女。”那會兒的洪衛祥年近70歲,“我想村干部能找上我,說明被信任,因此我要擔起這份責任來。”
2010年下半年,村老年大學正式辦了起來,村里特別辟了一個能容納百人的會議室做課堂,還配備了投影儀、電視機等設備。根據安排,每周五上午8點至9點是授課時間,內容主要涉及老人養生、鍛煉等方面。
“第一堂課,只有不到20人。”給老年人上課的通知都傳達到各家各戶了,可來的老人并不多。這并未影響洪衛祥,他不怠慢地認真講完了那天的課。他相信,只要自己講得好,會吸引更多的人來聽。
2011年,省里有了統一的課程內容教材。為了推進老年大學走上正軌,洪衛祥在課程設置、講課方式上動了不少心思。他根據老人的喜好,在課堂上講些養生、保健、防病等小知識。單純的講解略顯枯燥,他就將知識點用寧波方言講,其中還經常穿插些歷史故事,學員們聽得越來越有味道。
他也不記得,從何時開始課堂里再無虛席,每次他一開口,聽課的老人們就會意猶未盡地坐上一個小時。如今,常來聽課的老人穩定在110人左右,最多一次超過120人。學員里頭,年齡最大的為90歲,最小的50多歲。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