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紅紙,經過馮元平老師的三剪兩剪,就變成了一個人物肖像,惟妙惟肖的。
在沈陽農業大學的課堂上,剪紙課走進了大學課堂,大學生們喚起了兒時的回憶,可大多數學生們早就把剪紙的技巧都忘得一干二凈了。
“我奶奶逢年過節都會剪窗花、編風鈴、串同心結,現在年齡大了,眼神也不夠用了,我也沒有學會,感覺都失傳了,太可惜了。”沈陽農業大學大一學生小陸剛入學時就加入了學校的民間藝術社團,希望能多學點“手藝”。
現在中國民間工藝,尤其是編中國結、剪紙、捏面人等手工藝品慢慢都走進了大學課堂,沈陽農業大學、東北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都在校園內開始了民俗手工課,大學生們在網站下載制作手工藝品的視頻,再手把手地相互教學,還有一些大學生會邀請老師走進課堂,表演剪紙、編繩、捏面人等。
沈陽農業大學大二學生王巖峰表示,為了不讓這些民間藝術瑰寶失傳了,他們邀請了遼寧省剪紙學會常務秘書長馮元平老師走進大學課堂為學生們現場表演剪紙藝術,課堂上很多大學生還自帶剪刀和彩紙,跟著馮老師學藝,很多同學在課堂就剪出了小動物、玫瑰花等圖案,感覺這比記住100個單詞還開心,今后還會邀請更多的民間藝人老師走進大學課堂。。
遼寧大學周老師介紹,中國民間手工藝術源遠流長,尤其是近幾年更受到國家的重視保護,不過從傳承人的年齡分布來看,極容易出現“空擋”,而且知識不局限于書本,建議大學校園里不僅要開始此類的理論課程,更要提升大學生手動能力。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戰婉青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