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中老年如何學習書法的經驗技巧。

學員在課堂上練字。

老師做書法基本筆畫書寫示范。

老師現場傳授書法基礎知識及握筆方法。
學攝影、學畫畫、學書法、學唱歌、學跳舞……學你想學的。本欄目將不定期與各單位合作,開設各種特色課堂,讓老讀者學有所樂,老有所樂。你想學什么?歡迎關注今報每周一《老讀者》版塊,如果有你想學的,歡迎報名。
今報記者陳小燕 /文
卿要林 /圖
21日上午,今報七樓會議室內墨香陣陣,一群毛筆書法愛好者從四面八方趕來齊聚一堂,和柳州市書法教育學會會長農嘉琦一起,走進毛筆書法的藝術世界,一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師傅領進門”
為了上好這堂毛筆課,農嘉琦做了充分的準備。當天上午,他把自己的兩個助手也一同帶到了課堂上。
了解到不少報名學習的老讀者是初學者,農嘉琦從最基本的寫字要領入手,教大家怎樣練習毛筆字。
“執筆的位置決定字體的大小。寫小楷,手要靠近筆毫,越往筆桿上方走,寫的字越大。”他一邊演示一邊解釋。聽課的讀者們也跟著他一同感受執筆位置的變化。“這樣對嗎?”有讀者舉起執筆的手,讓他看看姿勢是否正確。他考慮得非常周全,讓兩位助手小周和小羅在讀者中走一圈,一個一個地指導。
懂得了執筆的手勢,那中老年人該如何學習書法呢?農嘉琦建議讀者們先從選帖開始。“楷書四大家,柳、歐、顏、趙,大家先去選帖,選自己最喜歡的字體。”他還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才能走得遠,所以他強調一定要選自己喜歡的字體,然后沉下來、練下去。
講完了理論知識,農嘉琦開始教大家基本筆畫。每寫一個筆畫,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起筆有逆鋒、順鋒、切鋒;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讓字有力量感;收筆有回鋒、出鋒、住筆。他教得認真,讀者們聽得更認真,有的跟著他一塊練,有的則在本子上記錄重點,教與學特別融洽。
“師徒”頻互動
這一堂課,為了給大家更多練習的時間,農嘉琦設計了很多互動環節。
上課伊始,他便鼓勵大家勇敢地露一手,寫一副春聯,大家相互交流。77歲的唐師傅當仁不讓,一副“萬首新曲歌盛世,千杯美酒醉新春”行楷春聯寫畢,大伙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唐師傅寫毛筆字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在湖南讀小學時,他在老師的啟蒙下,喜歡上了這門課程。“寫得好的字,老師就在旁邊畫圈,老師給了我很多鼓勵,讓我一直堅持練下來。”他說。
來柳州幾十年,他對毛筆字的熱愛不曾減退。不管工作多忙,他都會抽時間堅持寫上一段。退休后,每天寫寫毛筆字,更是成了必做的“功課”。“我現在在寫蠅頭小楷,每天一頁,這是一件快樂的事。”他說。
對唐師傅寫的春聯,農嘉琦也點贊。見此情景,大家等不及了。農嘉琦一講完基礎常識,幾位書法愛好者就把他請過來,請他指點一二。“這一筆要這樣切下來,然后把筆一轉,中鋒行筆。”一個“三”字,每一筆,他都用了不同的起筆和收筆,讓大家看到了其中的變化。有讀者把自己寫的毛筆字拿出來,讓大伙給點意見。大伙也不客氣,這個字最好左低右高,那個“口”字應該寫扁一點……你一言我一語,交流無間。
以書法交朋友
《老年課堂》開設的每一次課程,讓讀者有所學之外,還讓不少人交到了新朋友。
說來也巧。46歲的蔡女士正想學習毛筆字,《老年課堂》便正好開設毛筆課,她想也沒想就報了名,還認識了教書法的農嘉琦。她告訴記者,月初,她買了“文房四寶”,想通過練書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豐富一點。“我在網上看視頻,跟著視頻練,練了好幾天,感覺總差那么一點。”她說。19日,她看到17日今報《老年課堂》開設毛筆課的消息后,慶幸自己沒有錯過,當即報了名。課堂上,她記下了農嘉琦說的要領,還要了他的電話,打算旅游回來后跟著他好好練練。
課堂結束后,幾位書法愛好者覺得意猶未盡,沒有立即離開。幾個人圍著書桌,相互寫字、品論一番。
在柳北區香蘭大道開飯館的廖師傅從初中開始練毛筆字,他特別喜歡運用飛白,喜歡那種蒼勁的藝術效果;住在長塘鎮的韋師傅、高新南路的邱師傅等,也在紙上揮毫潑墨,交談甚歡。幾個人還相互交換了手機號碼,相約有機會再一起切磋切磋。
作者:陳小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