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練習。

58歲的方阿姨(左一)從10月的第一次空竹課程開始一直跟老師們學習。

掌上也可以玩轉空竹。

認真學、認真教。
今報記者陳小燕/文 顏篁/圖
在讀者朋友的期待中,《老年課堂》迎來了第二堂空竹課程。由于活動前下雨場地濕滑,第二堂空竹課由室外改到了室內,教學的師傅、學抖空竹的成員,把今報七樓大會議室裝得滿滿當當。盡管如此,上桿、撈月、盤絲……大伙跟著柳州市老年體育協會藝術空竹委員會(即柳州市空竹協會)的師傅們,學起來一點沒受影響,也一點不含糊,教與學,其樂融融。
八旬翁不落伍
這一次來學習抖空竹的讀者朋友,比第一次多了不少。既有三四十歲的“年輕派”,也有六七十歲的“老當益壯派”。其中,85歲的蔣師傅當之無愧地成為學員中年齡最長的一位。
見到蔣師傅的人,一定猜不到他已經是85歲高齡,因為他看起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這也許和他愛鍛煉有關。蔣師傅不喜歡坐著,所以搓麻將、打牌,他一點不沾。他就喜歡到處走動走動。每天早上和傍晚,吃過東西后他便從白沙碼頭附近沿著濱江東路一直走,走累了就回家。
前段時間看到今報《老年課堂》的抖空竹課程后,他非常感興趣,立即報了名。當天上午,他讓小兒子開車把他送到了上課的地點。拿到空竹后,他便跟著空竹協會的老師有模有樣地玩起來了。
“有黑色圈的那一頭朝外,另一頭對著自己。”空竹協會的馬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跟蔣師傅說要領。知道蔣師傅的腰動過手術,馬老師還教他如何站著就能啟動空竹,省去彎腰的辛苦。蔣師傅按著老師教的慢慢練習、慢慢找感覺。他的心態也特別好,知道自己比不上年輕人靈活,所以也不著急,練一會休息一會。他還特別有心,不僅給自己買了一個空竹,還給已經退休的大兒子也買了一個,說也讓他學著玩一玩,有益身心健康。
“老”學員不落課
第二次空竹課程中,記者還見到了一位“老”學員—58歲的方阿姨。從10月的第一次空竹課程開始,只要不下雨,她便一直堅持到人民廣場跟老師們學習。
實際上,方阿姨已經是《老年課堂》的老朋友了,此前開展的多項活動她都報名參與。自從上了第一堂空竹課后,她便喜歡上這項既能鍛煉身體又具觀賞性的運動。
方阿姨住在柳州市屏山大道,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洗漱、吃早餐、出門,一般7時30分這樣到達人民廣場。從最簡單的啟動開始學起,方阿姨現在已經能玩好幾個花樣。“抬頭望月、公平秤、‘紅光橋’、空龍戲珠,都沒問題了。”她說。她的勤快也讓空竹協會的韋老師印象深刻。他說:“如果大家都能像她一樣堅持學習,抖空竹一定可以推廣得更遠。”
方阿姨現在正在學習過頂盤絲。也許,下一次再見她,她將呈現更多驚喜。
兩次課程下來,已經有近百人感受到了抖空竹的魅力。它通過兩臂的舒張伸縮、腳步的進退移動協調配合,完成各種花樣動作,使身體的各個關節、腰椎、頸椎等得到運動。凡參加過《老年課堂》空竹課的讀者朋友,平時只要有時間,都可以到人民廣場的下沉廣場,和常在此活動的老師們一起練習。只要不下雨,老師們的活動時間一般是從早上7點至9點,只要有人來學,老師們都會熱情傳授。
老師表演獲贊
此次課程,空竹協會安排了約20位老師來教學。其中,有一位老師還挺特別。
這位老師姓吳,來自湖北武漢,是當地的一位空竹愛好者。他是去年認識了柳州這邊玩空竹的朋友。當時,他來柳州探親,有空的時候,作為空竹的愛好者,自然會到各大公園廣場尋找“空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認識了空竹協會的這些師傅。
聽聞吳老師抖空竹特別棒,大伙都迫切想欣賞一番。應大伙的要求,吳老師表演了他的拿手絕活。看著空竹在他的胸前、身后轉來轉去,在腳下翩翩起舞,大伙不禁拍手叫好。當他使出“一線二”,更是驚嘆聲連連,大伙著實過了一把眼癮。吳老師還不忘給剛學習抖空竹的市民鼓勁:“抖、撈月、盤絲,學會了這些最基本的動作,再玩花樣就簡單了。”他的鼓勵,給這些初學者增加了信心。
欣賞了吳老師的精彩表演,空竹協會的吳師傅也露了兩手。“蝴蝶雙飛”中,兩個空竹似蝴蝶在線上起舞;把空竹抖起來,從手掌轉到指尖,更讓大伙叫絕。一些讀者說,能學習還能欣賞到這么精彩的表演,點贊。
此次課程,部分此前報名購買空竹并學習的讀者由于時間沖突,沒能來到現場。這部分讀者如果還想學習,可以在每天上午9時之前到人民廣場,跟隨鍛煉的老師們一起學習。
作者:陳小燕 顏篁 圖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