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好的語文課不只看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形式多新穎與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能否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注重語言的錘煉。從我多年從教的中專語文教學,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積極地活躍學生的思維
聯想是根據事物間的某種聯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想象是人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聯想與想象對一個人的思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語文讀寫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一條可行的途徑。如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中說“寫文章的人如同化妝師”,可讓學生進行聯想,說說寫文章的人還像什么。也可讓學生寫寫聯想短文。由于選入教材的大部分課文屬于文學作品,作者所創設的意境,都與想象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學生要想更好地理解課文,離不開想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寫荷香“如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描寫光與影的和諧是“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對這兩個句子的理解需要想象。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描寫北國的槐樹落蕊“腳踏上去,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對這一句子的理解也離不開想象。
二、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觀察分析,結果是不同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探究分析問題,對于社會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物,都持審視、懷疑的態度,對于學習中的問題敢于質疑問難,大膽假設猜想,樹立“懷疑—批判—修正—創新”的思維理念。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境。利用學生原有的認識水平與情感狀態同課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間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學生產生疑惑,從而引起學生探究問題的動機和興趣。
三、重視教學語言的錘煉,講究給學生以教學語言的美感
語文教師講課的對象是青少年,語言的形象生動性十分重要。語文課要想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除了教師本身的業務素質外,語言的生動形象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語言的生動性要求教師表達時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語、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風趣機敏的語句,以增添語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教學語言的形象性,要求教師表達時善于形容、比擬,繪聲繪色,充分發揮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感,使學生容易理解學習的內容。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中等專業學校 趙 芳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