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
娛樂、聚會、休憩、就醫、用餐服務一條龍
寧安街道日間照料中心位于北新街200號,中心所占的地兒原來是北新街社區居委會的辦公所在地,現在居委會搬走了搬到了馬路對面,寧靜的院子成了老人們的樂園。10月20日上午,記者參觀了該中心。
院門口外的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走進院子,只見院子里的建筑從東到西依次是老人們的休息活動中心、醫療保健康復室、廚房和餐廳。院子的最西頭還有個面積不小的戶外小花園,可以供給老人們散步。
走進休息活動中心,只見七八位老人正在圍坐在房間中心的一張橢圓形的大桌子旁聊天兒,桌子上有瓜子、水果,還擺著當日的報紙。正對著桌子,一臺大屏幕的液晶電視正在播放著紀錄片。
溫馨的活動中心功能齊全,內有書畫活動室、閱覽室、休息室、無障礙的衛生間。休息室分兩間(男女分開),都是位于南側的朝陽的屋子,每間里都有三四張簡易沙發床,休息室內還擺設著下棋的小桌子。
房間北側的簡易書架上擺滿了圖書,有散文、美文、還有很多名著。書架旁是一張長條桌,桌子上鋪著毛布,擺著紙筆,可以供老人們練習書法。
“有這么一個地方挺好的,大家能在一起聊聊天,挺有意思的。”今年65歲的韓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師,韓阿姨告訴記者,她和幾位老朋友都是九中的退休教師,白天沒什么事兒,大家經常在馬路上遛彎兒,天冷了就“宅”在家里不愿出門了。有了這日間照料中心,大家就有了活動的場所,這兒的設施也齊全。“今天好幾位老同事都過來了。”
在活動中心隔壁就是醫療保健康復室,記者走進去,只見一位老人正在輸液,“這個診所原本就是社區衛生服務站,現在正好方便我們日間照料中心有就醫需求的老人們。”寧安街道辦事處民政科長閻曉晉介紹。
上午10時多,日間照料中心干凈整潔的廚房里已經飄出了飯菜香,正在忙活的兩位師傅告訴記者,中午廚房為在這里就餐的老人們準備了主食大米飯,菜有菜花和青椒炒肉、炒絲瓜,還有西紅柿蛋花湯。與廚房相連的是寬敞明亮的餐廳,餐廳里擺著原色的木質餐臺和椅子,四人一桌。餐桌上鋪著素雅的花臺布,桌子上還有小巧雅致的插花。
“我們這個餐廳能容納32個老人同時就餐,現在因為中心剛開始運行,來吃飯的老人們現在采取搭伙的方式,廚師是我們請來的。老人們也可以把家里的食材拿到我們這里來做。隨著以后用餐老人的增加,我們統一供應飯菜,并定出老年人能接受的合理的價位。”工作人員說道
老人:
“這里比悶在家里有意思”
“在這里看看電視,聊聊天,比悶在家里有意思多啦!”在座的老人們對記者說,“你看這屋子收拾得多干凈,餐廳和我們家的餐廳一樣,冰箱、碗柜都有,主要是有人氣,這里的閨女們都能陪著聊聊天,我們這些老人互相也有照應。”王大爺告訴記者,他家與這個日間照料中心距離不到100米,白天在這里有吃有喝,有人做伴,晚上回家睡覺,這樣的日子挺好,比一個人悶在家里快樂多了。
記者了解到,新華區寧安街道辦事處共有4.7萬人口,老年人口比例為13%,空巢老人有3000多人,其中與子女同城不在一起居住的空巢老人有2515人,與子女異地不在一起居住的空巢老人有528人。而整個新華區的60歲以上的老人則達71305人,空巢老人有5626人。
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數,打造社區養老新模式,充分發揮居家養老“走出來”的服務模式,寧安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使老人不出社區就可以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友所學。
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華娛樂等就近便捷的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平安養老、健康養老、幸福養老。
服務:
無償、低償照顧轄區高齡、空巢老人
寧安街道日間照料中心建筑面積300平方米,除了設有齊全的休息室、閱覽室、書畫室、老年餐廳、老年課堂、文體活動室、醫療保健康復室,并配備輔助用房(廚房、衛生間),日后還將開展各類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白天到中心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此外,寧安街道辦事處還和新華區星光為老服務中心合作,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還提供了上門送餐服務,因此特別在日間照料中心安裝了呼叫系統,這個呼叫系統一方面可以提供預約服務,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可以在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出現意外的情況下,提供緊急援助服務。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