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在大隊讀戴帽初中班,教師也是小學的,所以稱“戴帽班”。
那天是薛老師的課,語文。薛老師舌頭做過手術,吐詞不清,寫的能力不錯,所以他上課就盡量板書。一開口,因為聽不清他講的啥,同學們就不太聽他的。
剛好,一只鳥,綠尾巴,紅喙,灰綠的背脊,飛進了教室。
教室沒有玻璃窗,鳥鉆進來。班上總有幾位調皮的學生,居然不聽課了,站起來捉鳥。
課堂紀律大亂,身為班長的我,很氣憤,可是有點兒幸災樂禍—這薛老師,挺讓我煩:聽不清他講的課,我就上課看小說,把書放在抽屜里,半拉開。那時,剛粉碎“四人幫”不久,像《大刀記》《萬山紅遍》《易北河畔的秘密》《女游擊隊長》等等,讓我心蕩神馳。薛老師只要發現,就沒收,害得我痛苦不堪,賠錢不說,還要被借書給我的人埋怨一番。
所以,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站起來管紀律。
我的威信,比薛老師強多了,以往只要我一站,大伙就靜下來。
鳥在同學們的圍攻下,被一個叫胡華敏的同學捉住了。于是張三要看,李四要玩,這課,無論如何,繼續不下去了。
大家認為,薛老師會生氣,會摔下教鞭。可是,今天的薛老師,脾氣好得如同母親,笑瞇瞇的,見大家玩夠了才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只啥鳥?
沒人能回答,當時,農村常見的鳥,我們能叫出名字的有:麻雀、喜鵲、畫眉、馬百良、水點雀等等。于是班上的同學亂答一氣,薛老師都搖頭,班上的紀律突然好了起來。見大家都答不對,他才說,這鳥叫“紅嘴相思鳥”。
那時,我已有十三四歲,懵懵懂懂的知道啥叫相思。
背過一首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代詩人王維膾炙人口的名篇《相思》。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相思鳥,而且還是紅嘴的。
薛老師在黑板上寫道—
紅嘴相思鳥體長13cm-16cm,嘴赤紅色,嘴紅的程度據說與年齡有關,老鳥嘴全紅,幼鳥嘴基本呈黑色。背部暗灰綠色,特征明顯,不難識別。這只是老鳥,應有四歲以上。
這下就把我們震住了。就憑薛老師對鳥的知識,我們都有點“仰望”。于是大家靜下來,看他繼續在黑板上書寫—
鳥是人類的朋友,我請同學們放了它!
盡管舍不得,同學們還是把這只紅嘴相思鳥放了。摔出窗口,它撲棱了幾下翅膀,就離開了。在明凈的天空,鳥幾下就不見了。
同學們,今天不講課了,大家寫篇小作文,題目叫—我和鳥!
那時,人們還沒有現在的環保意識。那時,也沒有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鄉村也不禁獵收槍。在鄉村,打鳥、吃鳥的事,屢見不鮮。薛老師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有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人。
多年以后,我成了作家,在鄉村游走采風,每當看到鳥,就會想起他—一個吐詞不清,只有初中文化的代課老師。
那只紅嘴相思鳥也許早化作了泥土。
但它的靈魂,一定記得人世間,還有一位愛護鳥的教書先生。
鳥的世界,一定也分得清人間的愛恨美丑。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