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老年大學古箏班的學員正在向老師請教。(楊東萍攝)
昨天,吳江區老年大學正式開學,也迎來了今年秋季學期的第二次報名。8∶30左右,吳江區老年大學的教務處內,不少老人正在排隊報名,其中有的老人更是一大早從其它區鎮趕來報名的。
A.熱門課程報名軋破頭
面對報名火爆的情況,區老年大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傅偉榮卻說,第二次報名不如今年6月第一次報名火爆,因為一些熱門課程的名額已經在第一次報名時搶光了。原來,6月報名的時候,春季學期還沒有結束,一聽可以進行秋季學期報名了,老人們就開始排隊,隊伍排得老長。
據悉,今年秋季學期,吳江區老年大學8個系,共39個專業,今年秋季學期預計招收學員2000人次。截至昨天傍晚,已報名1800多人次。在這些報名的人次中,有20%左右是從吳江各區鎮趕來上課的。“區老年大學的課程比鄉鎮上的多了許多,像中國歷史文化、京劇、國學、古箏等課程,鄉鎮上一般是不會開設的。”從橫扇趕來報名的張老伯說。
往年計算機是熱門課程,經常爆滿,而現在報名的大熱門換成了智能手機使用課程,該課程剛開課兩天就報滿了,現在還有許多老人預約。而廣場舞、中國歷史等課程,也都是一報名,名額很快就被搶光。
近年來,區老年大學的工作人員明顯地覺察到,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一下子多了起來,但是許多老年人用得并不順手,手機的許多功能成了擺設。于是,今年春季學期學校就開設了一個智能手機使用班,沒想到課程一開課就爆滿,今年秋季學期更是大家搶著上課。“我們的課程在努力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吸引老年人。”傅偉榮說。
B.老學員不走新學員難進
據悉,有的學員是從2004年區老年大學成立開始就一直在此學習的, 有6位老學員已經在區老年大學學習了11年。其中有的學員每年都會報不同的課程,而有的學員則專門盯著幾門課學習。
朱阿姨今年76歲,已經在區老年大學學了5年時間。“我舞蹈學了1年,電腦學了4年,攝影學了5年,戲曲也學了好幾年。”朱阿姨說,現在她一周有4個半天時間在區老年大學度過,老年大學已成為她的社交平臺,她也越來越舍不得離開。
像計算機課、攝影課,朱阿姨一直在“留級”,在這些課的課堂上,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經常一起聊天、外出采風。朱阿姨說,她怕一“畢業”,大家聯系起來就不方便了。這些課程她今后還要繼續“留級”學下去。
而像鋼琴課,一共有22架鋼琴,只能招22名學員,但是絕大部分的老學員并不愿意從鋼琴課畢業。王阿姨已經學了兩年鋼琴,今年她在上學期結束前就又報了鋼琴課。“我的孫女在學鋼琴,我也學,回去后還能輔導她。”王阿姨說,她就怕一旦退出了鋼琴課,以后再想上這門課就擠不進來了。
據傅偉榮介紹,區老年大學正在探索課程結業制度,如鋼琴課,3年為一個周期,當老人學完一個周期就發放結業證書。老人下次再報名,老師將不再繼續講新課,而是教最簡單最基礎的內容。
C.師資受限學校難擴容
面對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逐年增多的情況,加上受師資、場地等條件的制約,區老年大學擴容能力有限。傅偉榮說,本來學校今年想再開一堂智能手機使用的課程,但是老師太難招了,因為師資力量有限,這個計劃只能擱淺。
一般區鎮的老年大學,都是免費學習的,在吳江區老年大學,大部分課程一學期的價格在80元,一學期15堂課,平均下來一堂課才5元多一點,相當便宜。鋼琴課單價最貴,一堂課也才17元多一點,相比市面上動輒每小時100多元,便宜得令人咋舌。
“老師來半天,只有120元的勞務費,有些老師是從蘇州趕來吳江的,車費、油費、停車費都是不小的數目,學校的工作人員幾乎都是義務奉獻,不計報酬。”傅偉榮說,要想在社會上找到這樣便宜的培訓班幾乎是不可能的。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了解到,目前,一些區老年大學的老學員成了社區的活躍分子,他們在社區免費開班,將在區老年大學所學到的課程教給更多的社區老人。
“我一直想去老年大學學編織,但因為報名晚了沒輪到,沒想到社區里也有免費的編織班,是區老年大學的老學員學了后來教我們的。”松陵鎮北門社區居民楊阿姨笑著說,這樣不出家門就能學到知識的方式真不錯。
采訪后記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