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圖形 徐僑唯 制 商報記者 葉惠娟 過年了,過年了!臨近春節的最后一周,相信不少人已經開始籌劃春節假期7天的安排。觥籌交錯的酒宴,不絕于耳的鞭炮,這是年年春節少不了的。但是據近年來春節期間的門診情況來看,吃得多,喝得多,睡得多,讓春節期間病號更多。今年的春節七天長假你想怎么過?如何才能健康過春節?本期養生周刊邀請到多位專家做客,為你提前上一堂春節養生課。 第一天 少吃葷腥多吃素 年夜飯別過“剩”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不僅是春節狂歡的序幕,也是春節長假的重頭戲。家家戶戶都恨不得傾盡所有儲藏來豐富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飯。雞鴨魚肉擺滿一大桌,吃得很享受,胃腸可就吃不消啦。而剩下的一大桌菜要么倒掉要么就要吃上幾天的剩菜。而且各種剩菜放置時間長了,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對健康也不利。 “一般春節假期還沒有結束,門診就已經病號爆滿,腸胃疾病、膽囊炎、痛風等大多數都是節假日暴飲暴食惹的禍。”第三軍醫大學消化內科主任汪榮泉教授告訴記者,傳統年夜飯最常見的“四宗罪”是:葷多素少;鹽分過多;零食高脂;飲料過甜。幾天下來很容易誘發腸胃、心血管等疾病。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楊劍建議年夜飯葷素1∶2搭配比較恰當。葷菜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肉類,素菜應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 第二天陪著家人話家常 心情健康更重要 合家團圓,本來就是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的主題。一年以來,繁忙的工作,紛亂的瑣事,沉重的壓力,是否感覺已經疲憊不堪甚至忽略了家人。在這一年里,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了呢? 第三軍醫大學睡眠醫學中心心理醫生高東介紹,大部分老年人對于過年的期待更多的是出于對團聚的渴望,兒孫圍繞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大的幸福。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忙于各自的工作生活,忽略了與老人的關心和交流。 他建議,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兒女不要自顧自的玩耍,應該與父母講講心事,回顧一下自己成長的經歷,陪父母到處轉轉。 節日期間,更要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特別是老年人,因為種種原因子女不在身邊,難免覺得孤獨,自己要努力給自己找“樂”,出去走走,在人群中感受過節的快樂;而一下子女們都回到身邊的,也不要過于興奮,保持心態的平和才能有利健康。年輕人也是一樣,過節安排多,似乎比平時還要忙,不要過度緊張,放松自己。 第三天走親訪友忙聚會 酒逢知己別貪杯 大年初二,是串門拜年的日子。春節走親訪友,酒更是宴席上的主角,酒逢知己千杯少,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邊聊邊飲,更有拼酒勸酒諸多花樣,似乎只圖一醉才能盡興。 西南醫院急救部副主任任小寶告訴記者,每年春節急救部接到的醉酒的人特別多,甚至還有酒精中毒的。“一些平時不勝酒力的人,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親朋好友盛情難卻,認為大過年的就應該敞開肚皮喝。” 任小寶指出,從健康角度來說,飲酒以紅葡萄酒最佳,白酒對健康最不利,少喝或不喝為妙。至于飲酒以多大的量為適宜,可以這樣換算: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千克體重1克,一個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千克體重者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即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紅葡萄酒也不宜多飲,以每天2~3杯為佳。“千萬別讓自己喝醉,喝醉對肝臟傷害極大。” 此外,還有佐菜的問題,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 任小寶建議,飲酒前喝杯牛奶,可以在胃腸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減少酒精對胃腸道的刺激。還需提醒的是,以下幾種情況不宜飲酒:空腹飲酒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不利于進食消化;睡前浴前都不宜飲酒;服用抗生素類藥物者,不宜飲酒。 此外,酒后不要喝濃茶,可多吃水果,如蘋果、梨、鮮橙、香蕉、草莓、菠蘿、楊桃等,都能解酒。 第四天燃放煙火需謹慎 外出游玩要防寒 按照習俗,春節期間都要燃放一些煙花爆竹以示喜慶,各種煙花更是兒童過年的樂趣。但是每年都不免會有一些意外發生。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