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7點,位于長蘭路的藍色空間小區里熱鬧非凡。原來,從華西都市報食品安全系列活動中走出的“草根專家”——許新建,將他的“糧油課堂”搬到了這里。記者看到,“糧油課堂”的現場布置非常簡單。“專家席”配備的只有一張桌子、一個麥克風、一對音箱和一個活動宣傳展架。然而許新建的課堂卻吸引了小區里眾多中老年朋友們關注,盡管天氣炎熱,現場卻座無虛席。 許新建是一位普通的成都市民,退休前從事糧油工作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糧油專業知識。在華西都市報“走進生產現場見證食品安全”活動中,他自告奮勇地加入“華西都市報食品 安全監督團”,作為一名專業的消費者代表隨記者明察暗訪了十余家企業。 在那之后,他便萌發了將“糧油課堂”搬進社區的想法,并前后走進了三個小區和一個企業,現場為廣大居民群眾講解實用的糧油知識。如今,他的“糧油課堂”已經小有名氣,獲得不少社區的邀請。這位“草根專家”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鐵桿粉絲!他告訴記者:“食品安全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我能把自己這幾十年所積累的東西告訴大家,給群眾一些實用性的幫助,感覺特別開心!” 據悉,藍色空間小區的講座是長慶路社區系列講座的第一 站。該社區共有2萬多居民,許新建將帶著他的“糧油課堂”走進六個片區。當晚,長慶路社區主任、書記王選成也來到了現場。他告訴記者,“許新建把自己的知識一對一地講給老百姓,真正將‘食品安全’落到了實處。社區不僅為‘糧油課堂’的開展提供資金,下一步還要利用起社區宣傳欄,長期、長效地把食品安全的基層宣傳工作抓好。” 劉阿姨專程來聽講座,她對記者說:“今晚最大的收獲就是跟許老師學會了怎樣科學地選米!每種級別的米都有好有壞,并不是越貴越好!”她還希望這種真正服務百姓的活動,能夠經常開展。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李亞平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