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別怕,我要你活著!”宿州8歲女孩武靜的心聲感動了海內外許多人。武靜出生在宿州一個農村家庭,妹妹小楠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為了救妹妹,平時連打針都怕的她勇敢地捐骨髓給妹妹,整個手術過程她沒有掉一滴淚(本報曾多次報道)。記者昨天了解到,小楠已出院一周,身體造血功能正常。武靜也回到了學校,重上二年級,姐妹倆的人生開啟了新篇章。
妹妹小楠已經出院
自今年2月4日,姐妹倆成功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以來,4歲的小楠一直住在省立醫院隔離病房里。父母只有在下午3點半才能去看望她,說話也只能隔著玻璃通過電話聯系。這樣的日子煎熬了1個多月,3月17日,武加伍夫婦終于盼來了好消息:經醫生診斷,小楠身體各項指標符合要求,正常出院。
因為醫生囑咐,小楠出院后的生活環境一定要干凈整潔。為此,母親薛桂芹特地買了一個紫外線消毒燈安裝在租住的地方,還給小楠重新換上醫院用的床單床罩,并儲存了大量消毒液,用來擦洗地面、被褥和衣服。
小楠出院前一晚,薛桂芹激動得幾乎一夜未眠。3月17日上午,當女兒從隔離病房里被醫生推出來,她抱在懷里的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我終于又可以抱著她了,太高興。”而小楠也非常興奮,從醫院“回到住處的路上一直說個不停,“她說媽媽,我有好多好多話跟你說。一會講醫院阿姨幫她洗腳,一會又說醫生怎么對她好,反正高興得不得了,話說個不停。”
雖然小楠已出院,但是對她的護理不能掉以輕心。薛桂芹說,目前小楠的身體已經具備了造血功能。但是血小板依然低于常人,需要慢慢恢復,醫生囑咐一定要讓小楠加強營養。
姐姐武靜重返課堂
為了捐骨髓救妹妹,從去年10月開始,武靜就休學在家養身體,離開課堂已近半年。小楠出院的那天,武靜并沒能去接妹妹,因為那時她正坐在教室里。“考慮她缺的課多,身體又虛弱,所以我們打算還是讓她重新上二年級,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父親武加伍告訴記者,3月16日武靜才去學校報到,不過學校老師已經預留了課本和座位。“她已經上了一段時間了,學習成績還可以。年后我們帶她去做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
昨天,記者見到了武靜,她臉色紅潤,精神狀態也很好。因為思念妹妹,上周末她來到合肥,今日將回到學校。“老師和同學對我都很好,上星期數學單元測試,我還考了100分。”武靜露出靦腆的笑容。
姐妹倆感情特別好,記者看到,武靜給小楠講《龜兔賽跑》《大灰狼》的故事,小楠則依偎在姐姐旁邊認真傾聽。武靜說,這些故事她都講了很多遍了,以后要學更多的故事講給妹妹聽。而小楠卻說,她最喜歡聽姐姐講故事,怎么聽都不膩。
愛心涌向堅強姐妹
看到兩個女兒身體逐漸恢復,武加伍夫婦很欣慰,不過他們的生活并不輕松。為了給小楠治病,家里已經債臺高筑。盡管小楠已出院,每周還得去醫院做血常規、巨細胞病毒等檢查。“每次檢查大概要花2000塊錢,一日三餐還得吃藥,避免出現排異。”薛桂芹告訴記者,僅小楠一個月的醫藥費就需要7000元左右,不過能報銷40%。她現在也沒有再找工作,經濟來源主要靠武加伍在飯店當廚師的工資。“我多找點活,慢慢還債。自己累點沒關系,看到小孩好就高興了。”武加伍說,如果小楠恢復得好,他打算明年就讓孩子正常上幼兒園,和同齡孩子一樣享受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武靜姐妹倆的事跡被報道以來,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昨天廣州一家咨詢公司負責人還特地坐飛機來到合肥,探望這對堅強的小姐妹。如果您也想幫助這對堅強小姐妹,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2000與記者聯系。
本報記者鐘虹/文馬楊/圖姐妹倆在一起開心地玩耍。
本報2月6日首次報道姐妹倆的故事。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