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晨曦初現或夜幕降臨,在安次區街心公園、站前廣場等地便聚滿健身休閑的男女老少。大家伴著優美的樂曲,或跳舞、或踢毽……一派和諧景象,這正是我區廣大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自娛自樂的生動縮影。
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文化。我區始終把群眾文化建設作為豐富群眾生活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全力推進,讓更多群眾唱起來、跳起來、舞起來、樂起來,讓文化惠民的陽光普照安次大地,讓文化在基層煥發出嶄新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活動中心 居民休閑好去處
每天一大早,永華道街道馨語社區綜合活動中心乒乓球室都十分熱鬧,居民們三人一伙、兩人一幫來這里打乒乓球。直拍、橫拍、扣球、旋轉球……乒乓球在桌面上來來往往,如飛梭一般疾馳,觀戰者屏息凝神,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剛剛打完球的宋大媽對記者說:“這里環境很舒適,我每天都會來打上1個多小時,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活躍大腦,而且還能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一舉多得。”此外,除了打球之外,社區居民還可以到電子閱覽室閱讀學習,增長見識,開拓視野。“這里的圖書種類很多,假期里我經常帶孩子過來閱讀,讓他多學一些知識,感謝社區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居民王女士高興地說。
隨著一個個高標準社區綜合活動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開始選擇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紛紛參與到文化體育活動中來,愉悅身心,強健體魄,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激情和快樂,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社區課堂 居民“充電”好去處
“這書畫課太好了,每周我都準時來上課,從開課到現在我一節課都沒落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掌握了國畫的基礎知識,對一些畫畫的技巧也能稍加運用了,真是受益匪淺。”退休職工王大爺高興地說。每周四上午,光明西道街道文苑社區都會聯合廊坊市廣播電視大學開辦社區老年課堂,為轄區老人講授各類知識,豐富老人生活。每次開課,課堂都熱鬧非凡,數十位社區居民聚集在這里,認真聆聽教授們的講座。
據了解,文苑社區人共有7000余人,老年人占了一大部分,社區居民年齡結構明顯。為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該社區集思廣益,多方協調,開辦了社區老年課堂,讓廣大居民在學習中感受文化帶來的樂趣。
社區廣場 居民健身好去處
清晨,銀河南路街道龍河盛都小區廣場上十分熱鬧,老人們在各種健身器上轉腰、踢腿,孩子們趁著上學前的空閑在廣場上打羽毛球、踢毽子……歡笑聲、加油聲、嬉鬧聲交織成一片。“現在退休了,空閑時間比較多,但基本上不運動。后來,在鄰居的帶動下,我每天早晚都到社區廣場鍛煉,感覺身體棒了,精神頭也足了。”65歲的李大爺一邊鍛煉一邊和記者說。
我區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多措并舉,積極引導廣大百姓參與各項健身活動。同時,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為社區、村街配備了太空漫步機、蹺蹺板、座位蹬力器等健身器材,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健身的樂趣,切實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