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3成都商報第5版刊發《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 高新區創新能力全國第三》,全文如下:
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 高新區創新能力全國第三
1月30日,成都高新區召開2015年工作會,發布2014經濟社會“年報”并對2015年工作作出部署。成都商報記者從工作會上獲悉,2014年,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增加值1178.2億元,增長13.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3億元,增長16.2%。在經濟新常態下,成都高新區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4年是高新區推進“三次創業”的關鍵之年。從發展質量上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性作用更加明顯,全年實現產業增加值642億元,增長21.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5.3%,較2013年提高3.4個百分點,推動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科技部國家高新區排名中,成都高新區綜合實力列全國第四,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位居全國第三。在科技部2014年首次公布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中,成都高新區名列全國第三、中西部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成都高新區全區人均GDP達到3.2萬美元,區域整體經濟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加。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達21%
“年報”顯示,2014年,成都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在科技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保持第4位。
去年,成都高新區加快“三次創業”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了“三次創業”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業、商務服務業、樓宇經濟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為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2014年,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現產業增加值642億元,增長21.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經常被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也是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成都高新區在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公共產品供給、收入分配和居民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成效初顯,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活力較強。
新登記各類企業上萬戶
“新常態下,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持久動力。成都高新區作為全省、全市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重要窗口,擁有加快對外開放、融入全球發展的特殊比較優勢。”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高新區作為體制機制新區,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肩負著先行先試、開山破路的歷史使命。
據悉,在重點領域改革方面,成都高新區率先在全市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和“先照后證”“三證合一”等改革措施,全年新登記各類企業11517戶,同比增長106.5%,增幅創歷史新高。上海自貿區政策在成都高新區綜保區先行先試,促進了研發設計、檢測維修、保稅物流等新業態的發展。全國首個企業孵化大市場啟動建設,獲批全國首批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改革試點。
區域創新方面,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取得突破性進展。四川省政府出臺了支持成都高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十條政策”,國家部委啟動聯合調研,成都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質性啟動。創新型企業主體不斷壯大。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5家,22家企業新三板成功掛牌,新增在孵企業700家,新增上規孵化企業48家、新增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萬元的孵化企業30家。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