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8日電(記者張遙、王政)一款堅果賣出14萬罐、一款鮮牛奶100萬盒備貨售罄……“雙11”進入倒計時,各大電商平臺6日披露的數據稱,部分品牌商品的預售量已超過去年“雙11”期間的成交總額。
????消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業內人士預計,跨境電商火熱、線上線下消費融合、農村市場加速接入互聯網,有望成為今年“雙11”三大亮點,彰顯內需旺盛,也測試出擴內需待補的短板。
????消費需求升級:跨境電商或成最大熱點
????習慣了每年“雙11”零點守在電腦前搶“五折優惠”的北京市民章霖,這幾天正忙著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放進購物車:美國梅西百貨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泰國的硅膠枕,麥德龍的鮮牛奶,“聽說有些貨已經從海外運到了國內保稅倉,等’雙11’確認付款,幾天就可以送貨上門,我想嘗嘗鮮。”
????與章霖有類似想法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記者從各大電商平臺了解到,相比往年大打價格戰,今年不少商家轉向主打特色商品、全球優選,滿足轉型中的消費需求。
????阿里巴巴在“雙11”前夕用其平臺上沉淀的大數據勾勒了一幅“中國新中產消費群體”畫像:在淘寶天貓月均消費超過4000元的用戶已達800萬——這個人數相比去年翻了一倍,蘋果產品排在購買成交額首位,旅行、運動、科技、文化類產品是他們的消費重點——這與過去網購“廉價”“劣質”的形象已大不相同。
????為了趕上中國“雙11”的消費熱潮,電商巨頭亞馬遜將美國一貫的折扣促銷“黑色星期五”提前開啟。在亞馬遜中國網站,今年的“黑五”促銷將覆蓋整個11月,供應美、英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萬種商品。
????業內人士指出,從年初的“日本馬桶蓋”到“雙11”海淘熱,中國的內需正在升級,但國內的品牌打造、制造設計水平等并未跟上,“雙11”熱潮將給制造業帶來冷思考。
????消費結構升級:O2O融合從買商品到買服務
????“網購沖擊零售業”是近年來雙“11”必議的話題。京東入股永輝超市、阿里巴巴牽手蘇寧,今年國內零售企業相繼結盟,“雙11”出現明顯的線上線下聯動特點。
????蘇寧上海浦東云店是蘇寧在國內開設的首家“云店”,整合其線上的電商平臺與線下門店資源。浦東云店店長潘正權說,今年“雙11”除了購物,消費者可以在店內獲得美妝課堂、廚藝培訓等體驗,拓展了服務的空間。
????在北京,大悅城、王府井百貨等商場先后接入了微信支付,也計劃在“雙11”將促銷拓展至商場消費的各個環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成了線上線下的連接器,餐飲業、健身房、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甚至云計算服務也都加入“雙11”戰局,爭享消費盛宴。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作為傳統百貨中轉型較早的代表,消費者在杭州銀泰城只需帶一支手機就可以完成購物、看電影、就餐、停車付款和找車位等全部服務。銀泰CEO陳曉東認為,轉型最終是以客人為中心,消費者是流動的,平臺需要融合。
????不過傳統企業試水O2O并非易事。“雙11”前夕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一些百貨零售實體轉型試水O2O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由于內功修煉不夠,商務部將繼續積極支持、引導其創新和轉型發展。
????消費市場拓展:農村電商剛起步
????“雙11”倒計時,26歲貴州侗族小伙羅沙最近很忙。他是貴州銅仁黃道鄉“農村淘寶”服務站的操盤手,網上有哪些合適的商品,碰到促銷他可以告訴鄉親們,或是先搶購下來,讓村里也能搭上“雙11”這班車。
????今年是農村電商參與的首個“雙11”。像羅沙經營的這種村淘服務站,過去一年在中國27個省份的6000多個村莊落地。包括中國郵政、京東、阿里、蘇寧在內的企業先后投身農村電商市場。“雙11”前夕的走訪中,記者發現農村的購買力正在通過互聯網釋放。
????在浙江桐廬,貼有“雙11”促銷橫幅的宣傳車正在走村串鄉。桐廬富春江鎮金家村的74歲村民金竹生告訴記者,他在農村電商服務站請代購員幫忙買了多功能燃氣灶,很滿意,69歲的老伴也愛去服務站,“她呀年紀大了也還是喜歡趕時髦,這身紅裙子和褲子就是在網上買的。”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