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泡桐樹小學(西區(qū))課改,一節(jié)課30分鐘一上午5節(jié)課,下午騰出時間發(fā)展學生特長和興趣
“快把雞蛋倒進鍋里,油已經(jīng)熱了……”昨日下午,在泡桐樹小學(西區(qū))的一間教室里,二年級9班的兩名小朋友卷起袖子炒起了雞蛋。這是泡桐樹小學(西區(qū))的同學們正在上的“廚藝課”,而且作為一門正式的學科被納入了課程設置。
教室里學番茄炒雞蛋
昨天的廚藝課內容是番茄炒雞蛋,孩子們高興地把準備好的雞蛋在碗邊磕破,然后跟著老師用攪拌器把雞蛋拌勻。家長李政是這堂廚藝課的老師,她每周都要來三次,給6個班的孩子們上課。“現(xiàn)在,同學們請把火點燃,用手放在鍋的上方,感覺到鍋里發(fā)出了熱量的話就可以倒油了……”李政一邊伸出手在鐵鍋上方演示,一邊給同學們講著注意事項。每次廚藝課,都有五位學生家長為同學們做指導。
雞蛋下鍋后,蛋香味頓時在教室里彌漫開來,“好香哦……”同學們發(fā)出嘖嘖贊嘆聲。接著,同學們都拿起鍋鏟開始翻炒……很快,一盤盤番茄炒雞蛋就出鍋了。“太少
了,希望這樣的課更多一些。”不少同學意猶未盡地說。
據(jù)了解,廚藝課是泡桐樹小學(西區(qū))生活課程的一部分,同學們每周要上兩節(jié)這樣的課。另外,同學們每周還有一節(jié)閱讀課和一節(jié)品格發(fā)展課等等。為此,有13名學生家長受聘成了泡小(西區(qū))的“義工老師”。
一堂課只上30分鐘
為了騰出下午的時間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從上周起,泡小(西區(qū))啟動了課程改革。一節(jié)課40分鐘、一上午4節(jié)課這種沿襲了幾十年的小學課堂傳統(tǒng),在泡小(西區(qū))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節(jié)課只有30分鐘,一個上午上5節(jié)課……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在下午上
自己喜歡的課程,因為上午已經(jīng)把平時一天的課都上完了。
平時一節(jié)課40分鐘,現(xiàn)在30分鐘能上完課程內容嗎?16日早上11點,記者聽了二年級13班李華俊老師的數(shù)學課。這節(jié)課講的是“混合運算”,李老師把備好的課存入電腦,并通過講臺上的“交互式電子白板”顯示出題型和漫畫。泡小(西區(qū))的副校長卓蕾說,由于這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老師節(jié)約了在傳統(tǒng)黑板上“板書”的時間。
全天課程一上午上完
由于一堂課只有30分鐘,因此在泡小(西區(qū))的十幾個班里,每個孩子每天上午都要上五節(jié)課。記者看到,在一年級9班的課程表上,這個班星期二的上午5節(jié)課是這樣的:語文、英語、數(shù)學、思維訓練、體育。
改革之前,學校還組織家長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贊成改革,因為改革可以“減負”。但家長們同時還有一個疑問,“孩子的應試能力會不會下降,導致以后讀不了好中學。”
對此,校長茍鵬卻并不擔心。“一節(jié)課30分鐘要上完40分鐘的內容,只可能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爭取出來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全面地發(fā)展。”
記者在校園里采訪了一些同學,他們都對改革很有興趣。“上課時間短了,我上課也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打瞌睡了。”二年級12班的學生張忠明告訴記者:“老師上的課越來越有趣了,我們下午還能學畫畫、學唱歌,甚至學輪滑,每天都在不停地學習中。”
9成老師覺得壓力好大
泡小(西區(qū))的任課老師也收到了一份調查問卷。“您是否認同學校的課程改革,您認為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是否適應學校課程的改革……”調查顯示,90%的老師都在喊“壓力大!”
“40分鐘的課要30分鐘上完,又必須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壓力確實有點大,上課時間必須抓緊。”體育老師林淑敏說,上課前幾分鐘要用來復習,而留給新課的時間只有25分鐘左右,這期間還要穿插些游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時間短,備課就必須得狠下功夫。”
“只有在備課中下足功夫!”數(shù)學科的張老師說,被改革所“逼”,數(shù)學小組每天下午都要召開教學研討會,一方面討論出現(xiàn)的問題,一方面商討第二天的備課方案,不斷調整優(yōu)化備課方案。龍帆記者余媛媛攝影報道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