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是一種介于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新型養老服務。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居家養老成為大多數老人選擇的養老方式。在此形勢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出現為選擇居家養老方式的老人解決了在養老院養老親情淡泊的問題和傳統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的難題。
本文利用走訪市、區民政部門及問卷調查的相關資料,對天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變化進行了回顧,著重分析了天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困難,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性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范圍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利用社區這個平臺,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各類服務,來彌補因子女遠離而造成的贍養不周的難題,是滿足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一種重要服務方式。按照目前選擇居家養老方式的老人需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應涵蓋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餐飲配送、便利購物、醫療保健、心理關愛、應急救助、活動場所等八個方面的服務。
(二)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性
1.應對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形勢的需要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按照此標準天津市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跨入老齡化社會的門檻。進入本世紀以后,老齡化社會進程呈加快態勢。2014年末,天津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到215.42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的21.18%;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有137.96萬,占戶籍總人口的13.57%;80歲以上高齡老人30.66萬,占老年人口14.23%。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已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加劇的需要。
2.解決傳統的居家養老方式不足的重要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居家養老觀念及方式正受到沖擊。當今社會,中、青年人生活節奏的加快、跨地域職業流動的加速、生活方式的變化、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等,無不深刻地影響著家庭的代際關系模式。在老年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身邊無家庭其他成員(子女)共同生活的獨居者,家庭已滿足不了新增的老齡人口的生活照料需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已成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解決傳統居家養老的不足的重要途徑。
3.緩解現有社會化養老機構床位不足壓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天津市社會養老機構雖然得到較快的發展,但其床位數仍有較大缺口,據資料顯示,2014年末各種養老服務機構所擁有的床位僅有6萬張左右,而同期80歲以上的老人就達30.66萬人,需要照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也有14.3萬人。目前,養老機構的供養能力相對于老年群體需求來說,不啻杯水車薪。機構養老只能作為養老服務的一種輔助方式,還遠遠不能滿足在新形勢下所形成的人數迅速增加的老年人養老需求。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引導老人采用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必將成為緩解機構養老資源不足的重要手段。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變化及成效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變化情況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