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讓家具隨孩子成長而變?其實很容易實現!

■酷漫居品牌總監謝博文

■新快報記者 林恒華
前不久,國內知名的母嬰平臺發布數據,在有-1(懷孕)至7歲的孩子的家庭中,有近六成的家庭,寶寶的花費占家庭總消費的25%-50%;52%母嬰家庭月消費5000元以上。《城市兒童生活形態(2012-2013)研究報告》顯示,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用于兒童的直接與間接消費已經占到了家庭日常消費的60%以上。
有越來越多的數據和證據表明,社會家庭已經越來越重視兒童的成長。兒童房設計,越來越被當做一個獨立、重要的空間。不少家庭為了孩子硬生生將自己逼成半個兒童心理學家、兒童行為學家,不過,當下的兒童家具生產是否能夠滿足家長對兒童成長的期待呢?
色彩、造型、空間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兒童房是一個特殊的家居空間。不像心智成熟的大人,成長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外界環境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兒童居住的空間,兒童房的設計并不僅僅關乎家具和裝修空間的設計,更需要考慮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行為等領域的知識。
業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家居企業意識到兒童成長的重要性,酷漫居就是其中一個。酷漫居品牌總監謝博文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家具企業會主動吸收兒童教育方面的知識,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合作,探討兒童成長與家具、空間之間的關系,并將之應用于實際。“這是酷漫居堅持做動漫兒童家居,也是市面上動漫主題兒童房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謝博文說,孩子認識世界是線條、平面的,這也是孩子為什么會喜歡動漫的原因。動漫能夠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動漫、幾何造型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也符合孩子的喜好。
當然,能夠對孩子成長產生影響的空間因素還有很多,兒童房用色也是一門很科學的學問。根據酷漫居與權威機構的長期合作顯示:男孩子更偏好藍色等等色調,而多數女孩子更喜歡粉色;性格活潑好動的孩子可以適當多用冷色,文靜內向的孩子則可以增加暖色調,這源于色彩與性格互補理論。當然,色彩太多太少都不行,太多潔白的房間容易讓人煩躁,但鮮艷色彩占比也不建議超過30%。此外,兒童房有很多設計的“心機”。謝博文不建議墻面太亮,適合用粗糙的、淺淡顏色的壁紙或墻漆,增加漫反射,避免直射刺眼影響情緒等。這些都是許多家長逛賣場時不容易發覺的設計背后的科學考慮,也是當下兒童家具企業所致力研究、開發的一大方向。
3-6歲,孩子要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兒童的健康成長,然而,有時候出于種種現實的原因,卻往往忽略了兒童空間的重要性。尤其在許多大城市的小戶型家庭,因為三代同堂,孩子遲遲未分房,直至小學還與家長同住一個房間;或者由于空間限制,孩子一直要與老人分享一個房間等現象十分普遍。
“一般建議3-6歲開始分房,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謝博文說,這是許多兒童心理學、兒童行為學的研究結果。他表示,3-6歲是孩子上幼兒園、小學的階段,孩子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孩子每天面對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學校的老師、小朋友,社交的需求正在凸顯。如果還一直跟父母住在一個房間,容易產生依賴心理,許多剛上幼兒園、小學的孩子容易哭鬧、不愿意上學也與這個因素有關。謝博文還表示,分房有助于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而讓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房間,例如做好收納、自己做功課等,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未來工作、生活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當孩子再大一些,還面臨著帶小朋友回家玩耍、需要獨立私密空間的心理需求等,因此,獨立空間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家具隨孩子成長?解決方案有很多
孩子就像幼苗一樣,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需求也不一樣。然而,家庭裝修的周期一般都要8-10年以上,兒童房一旦定下調,就不容易再次裝修了。這也是很多家長選擇犧牲童趣,選擇造型單一、色彩簡單、年齡跨度大的家具的原因。
其實,要讓家具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變并不困難。在這方面,成品家居顯示出定制家具所不具備的優勢。定制家具雖然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間、增加收納,但家具通常是固定不變的,這一點成品家具更具有靈活性。新快報記者在市場上看到,成品家具的模塊化已經成為趨勢。例如不少品牌提供兒童家具的單體柜,可以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需求,改變柜體以及內配飾的組合,讓家具“成長”。甚至有一些床可以根據孩子的成長而變換長度、組合方式,適應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