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在家具行業內,企業之間相互模仿抄襲已成為公開的秘密,產品外觀則成為抄襲的重災區。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家具行業的一大難題,除不時有知名品牌被告上法庭之外,每年的家具行業展會都會發生一兩起“踢館”事件。2012年3月,在廣州國際家具展開幕首日,香港皇朝家私發現其代理的意大利品牌TRECI被國內家具品牌孔雀王“抄襲”,產品相似度達90%以上。2013年3月深圳家具展上,北京榮麟家具提起申訴,稱深圳耀華宜家家具有限公司大觀系列涉嫌外觀侵權。還有近日被曝出的百強家具維權事件,相繼遭到一統、宣毅、東升三家家具企業侵權仿冒的百強家具毅然打響知識產權保衛戰。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家具行業的侵權現象也逐漸蔓延到電商平臺。據悉,在網絡銷售平臺上存在不少小作坊,他們沒有標示具體的工作地址,只在銷售平臺上公布和銷售知名家具品牌的信息。連相應的被告對象也很難找到,互聯網家具企業的維權之路實現起來相當困難。曲美家具法務經理魏欣欣也說,曲美家具從2000年就開始重視產品的外觀設計,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家具行業內的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淡薄。“我們曾發現在一個江蘇賣場,有小工廠抄襲我們的產品,當我們組織訴訟時,小作坊已經注銷了,導致我們無法維權。”今年家具業內銷售火熱的品牌——林氏木業,以雙十一單天3.3億成績拿下天貓家具類目冠軍,號稱擁有三十多人的專業設計團隊,每一款產品都申請了專利,還把設計手稿放在商品介紹頁面內。但拿某一款林氏木業的商品在網上一搜,卻出現不少外形相似、銷量很少的家具,價格略低于林氏木業,令人不禁感慨抄襲之風已然鋪天蓋地。在這個“相似”家具屢見不鮮的時代,連知名品牌對于侵權現象也束手無策,更何況是互聯網家具品牌。
家具市場需要原創設計的品牌引導,更需要加強市場的監管,加快家具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通過法律解決家具外觀知識產權問題已有先例,但為保障我國家具行業的長遠發展,亟待健全、完善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能有效杜絕家具侵權事件的發生,但是單單依賴法律的約束還遠不夠,政府和家具協會也要發揮監管職責,引導家具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家具企業一方面應以身作則,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設;另一方面應加強維權意識,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打擊侵權事件,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上得山多終遇虎,抄襲、侵權絕不是企業發展的長遠之計,注重原創設計,注重品牌建設必然是企業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的,也始終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
想要了解更多家具行業資訊,可查看本月專題《2014家具業年終盤點 那些震動行業的大事》。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家具網”;可查看熱門文章《2015年習李終于出手了,不亞于地震,事關每個人!》想與同行交流可加入九正家具群:233437329】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