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家具)巡回審判庭在厚街家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啟用當天,公開審理并宣判了一宗家具外觀設計糾紛案件。這宗效率頗高的判決,引來了業內外一片叫好聲。
在今年第31屆名家具展上,來自浙江的顧家家居有限公司攜其2013年生產的一款功能沙發亮相。同時參展的惠州敏華家具制造公司卻發現,顧家家居用于參展的該款沙發在靠墊、靠背、扶手等處的設計,與該公司擁有外觀專利權的沙發設計高度相似。敏華家具隨后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對方賠償因其侵權行為所帶來的20余萬元損失。
經過連番激烈辯論,法庭一審判決,顧家公司因無法提供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明涉案沙發早在原告公司取得專利權之前已被生產使用,綜合考慮其涉案產品與專利產品存在外觀相似,已構成侵權,要求其向原告敏華家具支付10萬余元的經濟賠償。
據了解,伴隨著家具產業蓬勃發展和企業維權意識增強,涉及家具行業的知識產權類侵權案件也呈現增長趨勢。僅厚街家具企業的有效專利便超過5000件,而且正在高速增長。
抄襲設計,一直讓家具業的原創者感到很受傷。著名家具設計品牌DOMO nature創始人、著名設計師賴亞楠表示,近年來,設計師的合法權益一直受到抄襲者的損害,但抄襲者依舊“日子過得很好”。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因為抄襲者所承擔的法律風險和違法成本太小所導致的。多家家具企業負責人提到自己的外觀專利被抄襲時往往也只是嘆氣搖頭。
從家居知識產權維權的“痛點”來看,一個是維權耗時較長,許多企業維權最終“贏了官司,卻輸了市場”,這讓不少家具企業即使勝訴,也難免有種“得不償失”感覺油然而生。另一個痛點則是相對于侵權收益而言,知識產權侵權處罰較輕,難以對侵權者產生威懾力。
從目前這一案例來看,知識產權(家具)巡回審判庭能夠將家具侵權案件審結時限從以往6個月內縮短至2個月內甚至更短,并力爭當庭宣判,無疑為企業維權帶來了便利??梢哉f,已經比較有效地解決了維權時效性的問題。
但是,此次侵權行為的罰款僅有10萬余元,則未免讓不少人感到有些失望。原告和被告都是上市公司,官司的輸贏對公司的影響不小,但是罰款的罰金僅為10萬余元,對于一套家具售價就常常超過10萬元的家具行業而言無疑不算多。毋庸置疑,罰款金額不是唯一的指標,每個案件的案情也各不相同。家具行業要出現類似國外動輒過億美元的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案例也不大現實。
正如一名資深家具人所說,如果被判侵權的企業只需支付非常小額的罰金,罰100次也不一定能夠產生威懾作用。知識產權(家具)巡回審判庭既然進駐了厚街,或許應該通過幾個影響力較大,對侵權者懲罰力度夠大的案例,更為有效地對侵權者產生威懾力,維護家具業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盧真偉 李波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